绿氮生物应邀参加「合成生物前沿技术及产业化交流沙龙」

2023-04-23


,时长00:59


么是合成生物学?从“格物致知”到“造物致知”,合成生物学将如何颠覆我们现有的认知?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疫情、气候变化和战争等多重危机之下,在“树立大食物观”写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背景下,合成生物学如何助力粮食及多元食品可持续生产?

近日,中国合成生物固氮技术引领者“绿氮生物”,应邀参加由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北京未来科学城和创业邦联合举办的“合成生物前沿技术及产业化交流沙龙”活动,CTO曹轶博士作《绿氮生物:绿色创新驱动低碳生态农业》的主题分享,并与合成生物学领域相关专家学者、投资人、企业代表,围绕行业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图片

合成生物前沿技术及产业化交流沙

活动中,创业邦发布《2022年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投资报告》指出,合成生物学作为颠覆性的现代生物前沿技术,从中长期看,能源环保、食品饮料、农业技术、健康领域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开创新领域应用和改善原有市场的细分赛道尤其值得关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据统计,全球农田每年施用的氮肥量高达1.2亿吨,目前利用效率仅30~40%,氮肥施用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总排放量2.7%。

氮肥生产和利用不足均造成大气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酸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效应等危害。如何来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农田面源污染、保障粮食产量?

图片

绿氮生物CTO 曹轶博士作主题分享

曹博士表示,生物固氮技术已历经140多年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实验室技术差距不大,随着合成生物学为生物固氮“装上飞轮”,国外已有公司在合成生物固氮技术上取得商业化进展。

“绿氮生物”作为一家中国本土科技企业,围绕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致力于研究和应用微生物资源,快马加鞭引领和推动中国合成生物固氮技术的商业化和大规模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绿色的生物氮素供应方案,从而促进农业与生态的可持续。

对于合成生物固氮技术的发展趋势,曹博士认为,农业可持续和碳中和的需求,未来全球范围内将有更多创业者进入这一领域,促使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也将会形成更多的国际合作和跨学科研究,同时,包括政策引导支持、监管框架的制定和完善、环境和食品安全评估等在内的政策和法规也将对合成生物固氮技术产生重要影响。

为推动中国合成生物固氮技术的发展,曹博士表示,“绿氮生物”希望与行业各界开展相关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
1. 诚邀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进行土壤微生物资源交流与合作。
2. 开放型实验平台,可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科学家共享。>>【科研合作】合成生物固氮实验室科研合作招募
3. 诚邀各地粮食作物种植基地、科研大田基地、农场、农垦集团等各级单位进行生物固氮田间试验的项目合作。
4. 微生物资源创新、制造工艺、应用评价、数字化创新等板块具有实践经验的研发人才,参与合成生物学赋能农业的创新。


图片参观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及多个实验中心图片

沙龙活动嘉宾合影

分享
写评论...